/ / / / / 编号:21068382

[学案]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导学案(含解析)-尊龙凯时人生就博

日期:2024-08-19 科目:高中历史 类型:学案 来源:二一教育课件站
关键词:工厂,生产,机器,制度,人们,工业革命
预览图 5
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
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标·定位 核心·导学 1.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、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(历史解释、史料实证) 2.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,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(时空观念、唯物史观) 1.注意“一个主题”:工业革命 2.掌握“两个变化”:由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;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度 3.理解“六个影响”:促进城市化;便利人们出行;促进乡村改变;时间观念增强;文化素质提高;带来消极影响 学习任务1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【活动1】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自然段,了解机器大生产的主要史实 背景 工业革命前,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,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标志 18世纪60年代以来,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,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特点 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,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,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[教材开发] 阅读教材导语并观察图片“用来锻造大型锻件的蒸汽锤”,该图片反映了工业革命哪些特点 提示: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,以工厂代替工场,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。 【活动2】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自然段,掌握工厂制度确立的主要史实 1.背景:随着工厂的出现,工厂制度逐渐形成。 2.特点 模式 工人实行倒班制 规章 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,以罚款、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,迫使工人服从管理 生产 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,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 原料 由工厂统一供应、合理调配 3.影响: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,提高生产效率,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。 [概念释意] “工厂”与“工场” (1)工厂是工人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,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,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。 (2)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,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。 (3)二者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,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。 【活动3】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三自然段,梳理近代中国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主要史实 洋务 派 19世纪中后期,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、福州船政局等近代企业,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,进行机器大生产 民族资 本家 张謇、范旭东等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,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,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[概念释意] (1)中国近代工业:指采用机器生产的工业。 (2)中国近代民族工业: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、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近代工业。 学习任务2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【活动1】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至五自然段,掌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1.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,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(1)伦敦、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,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,工人生活环境恶劣。 (2)20世纪以来,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,疏解中心城市人口,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。 2.交通运输业的进步,便利了人们的出行:欧美国家形成水陆运输网,促进了城际、国际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,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。 3.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表现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,普遍建立了大农场,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影响 大量人口从闭塞、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,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.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原因 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,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表现 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,大城市中大量设有标准钟 5.初等教育不断推广,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原 因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、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,对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 现 西方 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,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中国 20世纪初,清政府推行“癸卯学制”,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 ... ...
~~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~~

相关推荐

网站地图